2016年7月13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、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:预计到2025年,高速铁路规模将达到3.8万公里左右。
权威数据显示,截止2017年底,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2.5万公里。经过大约18年发展,我国高铁网络已现规模。
/ / /
新时代迎来新格局
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领域重要的新兴组成部分
高铁经济的成熟与发展
已成为中国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
1
中国高铁崛起
The Rise of High-speed Railway
.
高铁经济成为城市发展“新引擎”
1999年8月16日,高铁秦沈客运专线开工,正式拉开我国建设高铁的时代序幕。
过去10多年里,京津城际铁路、武广高速铁路、郑西高速铁路、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等相继开通运营。截止2017年底,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了2.5万公里,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近七成。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。
未来中国高铁还将迎来建设高峰。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明确指出:到2020年,高速铁路网规模达3万公里;到2025年,高速铁路网规模达到3.8万公里左右。
与高铁规模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,中国高铁经济的发展也呈现欣欣向荣之态,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新驱动力。
业内人士指出,对于高铁城市来说,迈入高铁时代还将会推动当地城市房地产、旅游、商业、物流业、金融、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,成为城市经济产业格局变革的加速引擎。
2
新政规范产业
New Deal Regulates Industry
.
高铁新城带来城市发展新模式
如果说高铁是一座城市整体发展的新引擎,那么高铁新城就是这座城市的新经济中心。据统计,全国目前已呈现或在建中的高铁新城有近百座。
首先,对许多城市来说,高铁建设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城市发展机遇。高铁站点建设意味着一个绝对新区的规划和发展,它将给城市带来一个新格局。而部分省会级城市的市中心站点建设或升级,则意味着旧城改造和城市翻新。
再者,优质的高铁新城项目往往会给城市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。例如日本名古屋新干线站点区域通过打造,成为著名的商务中心;而美国的圣西荷高铁站则因为高铁线枢纽的定位,一举扭转区域形象,成为远近闻名的体育、文化、旅游中心。
第三,从实际开发运营来看,这些知名的高铁新城地标项目都具备充分的“爆发力”:它的身份不仅是城市新CBD和地标,更是城市形象高度、商务规划水准、区域经济地位等多方面提升的“引领者”。
它们正在给城市带来一种先进的新发展模式:用标杆项目拉升城市开发高度,带来多产业的联动提升。
3
长房东旭国际地处高铁新城核心
A city complex, Wuguang CLD core
.
迎来大时代发展机遇
对一座新一线城市来说,一个成功的高铁新城项目,将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不可想象的发展空间和城市改变。
武广新城作为当前长沙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,以城市新中心的磅礴姿态,集中城市核心资源。高铁新城北临劳动东路,东接花侯路,南至曲塘路,西靠黎托路,多条主干道汇聚,集高铁、航空、地铁、磁悬浮、高速以及城市主干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。
历经十余年的打造,高铁新城已迎来了各项基础设施、大型配套集中落地期。无论是成熟的配套建设,还是得天独厚的宜居自然环境,都为区域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导入,高铁新城现已成为长沙的核心增长极,其区域潜力正在一步步得到兑现。
长房东旭国际地处高铁新城核心,城市醇熟配套咫手可及,交通便捷世界近在眼前,比邻而居皆高净值,不离自然心得宁静,中央生活区CLD雏形已现,未来价值可期。
随着交通枢纽的日益成熟,将带来越来越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,在区域内进行集散与消费,商业前景,可以预见。
中心之上 远见城市未来
长房东旭国际占据高铁新城核心
尽揽璀璨钱景
- 长房东旭国际